搜索
春色偏伤楚客心,日斜芳草鹧鸪吟。
山遮故国千重影,云度长江一片阴。
少妇自挑灯下锦,诸侯谁赠橐中金。
送行只恨华觞浅,不似同袍别意深。
猜你喜欢
坑灰冷秦久,刀笔起汉旧。
典谟慨已远,赋颂纷相授。
调律起建安,沿流及元佑。
上下二千载,统脉如线溜。
渡江又百年,诸老凋丧后。
灵珠系谁握,绝唱不可复。
我行东南野,文星忽当昼。
云章发玄秘,天笔括宇宙。
风雷膏泽沛,金玉渊海富。
奋然蛟龙兴,绎若韶濩奏。
亟闻魑魅走,语夺江海秀。
想当落笔时,真宰森左右。
要为后世法,何止鸡林售。
早膺头角起,晚悟轩冕谬。
芳兰委萧艾,嘉植梗稂莠。
造物岂终啬,意者其奖就。
吾衰不能进,砚墨如仇冠。
大钟屹於前,缩手不敢扣。
辕缶何所知,管蠡祗自陋。
犹将策驽蹇,延首冀领袖。
已同南方游,何幸遇子厚。
仙家仙药不易得,颇为鬼神所爱惜。
道人入山因采出,轻如鹅管如蝉翼。
多君用心穷药谱,能辩始兴最良处。
合入梁公药笼贮,世上伏苓多老芋。
疎星残月尚朦胧,闲趁烟波一棹风。
始觉舟移杨柳岸,直疑身到水晶宫。
鸟鸦天际墨千点,白鹭滩头玉一丛。
欸乃一声回首处,西山横在有无中。
坦腹(f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pín)眉。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
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
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
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参考资料:
1、葛晓音.杜甫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10-112.
2、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4:163-164.
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欣欣:繁盛貌。
“江东”二句:一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这首诗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晚春的季节,天气已经变暖,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来到郊外,舒服仰卧在江边的亭子,吟诵着《野望》这首诗。《野望》和《江亭》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像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诗人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诗人的闲适心情完全没有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王维是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他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没有意义,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诗人为难。在平时,原是极不愿意“迟迟”的,诗人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维的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甫的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万物兴盛而诗人独自忧伤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诗人无关,引不起诗人心情的欣悦,所以他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他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的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写到这里,结合上联的“水流”“云在”,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已经表露无遗了。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大君制六合,良佐参万机。大业永开泰,臣道日光辉。
盐梅和鼎食,家声众所归。汉章题楚剑,郑武袭缁衣。
理识当朝远,文华振古希。风云神契合,舟楫道心微。
庙堂喜容与,时物递芳菲。御柳垂仙掖,公槐覆礼闱。
昔陪鹓鹭后,今望鹍鹏飞。徒御清风颂,巴歌聊自挥。
见说湘江切,长愁有去时。江湖秋涉远,雷雨夜眠迟。
旧业多归兴,空山尽老期。天寒一瓢酒,落日醉留谁。
积雨敛溽氛,光风开日华。先生澹怀士,结屋如兰阇。
庭下昌歜根,门前射千花。□□□□□,□香闻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