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吾弟善为幻,荆榛忽繁丽。春风弥天来,为汝雕万汇。
绮目无不足,炙口有余脆。时维八九月,独往足余憩。
水涸天根见,木凋地肥既。丹雘俱剥蚀,唯余一真际。
进我天人粮,翛然禅悦味。冶游诸少年,五都竞为媚。
毋以鸡肋观,夺我羊枣嗜。
猜你喜欢
考槃在涧硕人宽,淡泊生涯几岁寒。老我齑盐同味道,题诗留与此中看。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玉琚玉佩軝鸿列。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
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
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本词上片着重叙事,写廖叔仁于秋天去朝廷任职,勉励他要重名节而轻富贵;下片着重抒情,慨叹自己关心国事,有政治抱负,虽年老不变,但仕途失意,最后抒发与廖叔仁分手的伤感。
全词写得气势豪迈,风格雄壮,上片描绘临安宫殿雄伟,并以钱塘怒潮作陪衬,众臣整齐肃穆,显得形象雄伟,境界开阔。“丈夫儿”两句,劝友人砥砺名节,言辞慷慨,语言峭劲有力。下片先诉说自己有政治见识和才能,志不伸,但雄心未已。词中连用的四个简短的三字句,在语气上形成短促顿挫,从而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这种矛盾、焦急的心情。“对西风”两句,借典抒情,壮怀激烈,是这首词豪迈雄健格调的最激越处。末尾仍回到送别的本题上来,表现了送别的伤感,但仍然气豪笔健。“不洒”两句,是对偶句,化用成语典故而不露斧凿痕迹,显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
云界碧楼玄鹤杳,桂宫银篆午天长。二名不避自圆妙,万象同归谁慧光。
手出黄金通化羽,梦回青棘比明珰。木犀香动天无隐,真悟应输老晦堂。
在物有常性,水湿而火燥。在人无常情,所恶变所好。
昨日见其恭,今日见其傲。蔓草轻芝兰,清源亦黄潦。
世情每如斯,聊为行者告。
不向经头识本真,纸堆讨甚法王身。
未开梵夹承当去,免作循行数墨人。
城南风穴近山坳,一片涛声万木梢。相约春来牢盖屋,夜深时卷数重茅。
杂树接行云,䢅朝吐清气。遥望西峰顶,已上丹霞蔚。
远山状一同,近岭形千汇。㵎雾忽成阴,岩萝密如衣。
泠风发空响,幽怆多髣髴。渐出深谷口,始纵秋泉沸。
湘帆转昭旷,途夷画经纬。遄往凑舟车,趋来孰泾渭。
物象倏以迁,亭午待犹未。缅忆独居情,将母徇俗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