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缇帅不踏金吾门,子侯不爱平阳勋。丰城巷西买山色,日有山人来论文。
其北琳宫创先代,深林往往栖白云。道流颇类陆修静,有酒肯避陶徵君。
二侯飞骑四呼召,河朔故事君不闻。冰弦再鼓动秋气,银烛数行催夕曛。
老夫华发忝祭酒,醉客朱眼同参军。窗前系柳紫茸辔,砚底飞华白练裙。
黄冠手捧帝宸翰,彷佛五色烟絪缊。茂陵玉盌亦自出,乐通金印何足云。
桑田已解沧海变,华胥倘道糟丘分。明朝折简但致我,得醉何必皆同群。
猜你喜欢
五岳年来梦已虚,凭君犹自忆匡庐。归途倘过东林社,好寄渊明一纸书。
残羹不肯乞人馀,落佩何由与世疏。使气安知程不识,慕名真爱蔺相如。
狂言
诏点伶官又采诗,谱翻奇调学来迟。新词半是龙标尉,舞向歌前合《柘枝》。
磴道历残雪,攀援陟翠峦。诸天龛石穴,清梵落云端。
妙谛閒中悟,尘寰世外看。万家烟雾里,攘攘正冲寒。
洪范有五福,其一则曰寿。我公寿且仁,举世谁为偶。
惟吾大西北,文化发源久。终南有名山,耿耿千峰秀。
伟哉出斯人,苍生多所佑。民主佐新兴,声名耀北斗。
求才励后进,有碑皆在口。提携与栽培,宝赖先生手。
感此铭衷肠,扬觯进杯酒。一祝先生健而康,年年岁岁人所望。
再祝先生康而健,岁岁年年人所愿。人所愿兮人所望,与河山兮并寿,与日月兮齐光。
黄鹂啄紫椹(shèn),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cán)老客未归,白田已缫(sāo)丝。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黄鸥鸟啄食着柴色的桑椹,五月里鸣叫在桑树枝。
走啊走,我已不记得是什么时日,误以为现在还是阳春。
桑蚕已老,游子尚未还归,白田这地方已开始缫丝。
趋马继续前行,抚胸长叹空自悲叹。
参考资料:
1、詹福瑞.李白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56
2、冯宇.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398
3、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555
黄鹂:鸟名,即黄莺。椹:桑树的果实。生时为青色,成熟时为紫色。
蚕老:相传蚕足于桑叶,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老。缫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扪心:手抚胸口,有反省思味之意。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风景,文字通俗易懂,而构思上却独具匠心。
诗人选取了黄莺、桑树、蚕三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又把三者巧妙串连在一起,上承下启,前呼后应,构成一个严谨有序的艺术整体。就在这幅通俗、浅显的乡土风情画中,诗人寄托了他浪迹江湖、一事无成的悲哀。所谓“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蚕老客未归”,言下之意是阳春已过,初夏来临,而自己大业未就,虚掷光阴,空度岁月。
正是桑间黄莺的啼鸣惊醒了诗人,时临收获的季节,应当珍惜年华,不能再作无目的漫游了。但是,驱马向前,扪心自问,前途是如此渺茫,令诗人倍感悲凉,尾联收笔联系深层的现实,而表达的情感正是一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思想情绪,其中也含有羁旅的愁苦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先扬后抑,借景抒情,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体现了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博大情怀。
昔事先皇帝,堂堂立玉墀。
进怀伏蒲疏,退诵考槃诗。
哀郢遗言切,忧周素发垂。
它年耆旧传,此笔属诸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