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丞腊月上真州,送客俱辞影仅留。出处本来无系着,东西元不碍夷犹。
霜严未泄前旌色,冰老能封小涧流。寄语拥垆儿女道,老夫装束竟何求。
猜你喜欢
旋捣香粳炊玉粒,饱肥鲜鲫鲙银丝。他年虚费太官粟,到得江头已恨迟。
过尽长淮未见山,倦寻残梦独凭栏。
风烟渐欲回春眼,不似蒋陵江上看。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miǎo)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mù)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
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
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
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
本站。
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
那:同“哪。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春,《全唐诗》注:“一作乡。”按:作“乡”非。渺,一作“眇”。渺然,幽远貌。渺然,犹眇绵之意。
只自:副词。犹言独自。自,词缀,无义。佳处:一作“佳气”。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薄暮:黄昏时分。津亭:渡口边的驿亭。余花:残花。客船:旅客乘坐的船;运载旅客的船。
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五六句述其中不可言传之佳趣。中间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尾联复写春江景色。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九龄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斜日出门去,残花已过春。鸟声穿叶远,虎迹渡溪新。入洞几时路,耕田何代人。自惭非避俗,不敢问迷津。
骄魃羞明晓失威,前村落罢雨丝丝。四方万里共明月,五岳六辅生凉飔。
我亦白云一逋客,幸不龙门遭点额。寻常袖手不为霖,直恐风生天地黑。
灵龟曳尾防钻壳,老蚌潜光怕剖珠。史笔久无两龚传,画家曾有二疏图。
□□修藏日,干戈澒洞秋。
诗文工雾縠,论议壮春流。
潋水昔三子,庐陵旧一欧。
自怜生已晚,不获与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