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秋不尽客愁宽,咫尺山楼一晤难。我已伤心惊往事,君还良夜忆清欢。
歌来白玉魂堪断,哭罢青山泪未残。一片灞陵驴上月,几时携手雪中看。
猜你喜欢
左带吴松右五湖,人家笑语隔菰蒲。风涛不动鱼龙国,烟雨翻成水墨图。
越客卧吹船上笛,吴姬多倚水边垆。鉴湖道士如招隐,一曲他年得赐无。
一送滇池草,重行楚岸花。故人俱远宦,遥夕倍思家。
沙暗三秋雁,河明八月槎。天风洞庭叶,萧飒坠霜华。
片片含天意,纷纷势莫拘。洒于诸瑞后,忧恐一冬无。
鹤凚声偏密,风焦片益粗。冷牵人梦转,清逼瘴根徂。
扫径僧倾笠,为诗士弃炉。桥高银螮蝀,峰峻玉浮图。
盈尺何须问,丰年已可□。遥思郢中曲,句句出冰壶。
武陵川径入幽遐(xiá),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yé),源水今流桃复花。
进入幽静的武陵源后,村落中鸡犬处处,是那秦时人家。
最先见到这幅美景的是谁呢?如今武陵源的水流动依旧,桃花也重开了。
本站。
幽遐:僻远;深幽。
耶:文言疑问词,相当于“呢”或“吗”。
本诗所引武陵,自然是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源。可以说整首诗都是从其中化出。
陶渊明作《桃源记》,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自是之后,诗人多赋《桃源行》,不过称赞仙家之乐。”武陵之于桃源,不仅在唐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而且对于初唐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一些“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不仅具有更浪漫的想象空间和绚丽色彩,而且还产生了神奇诡异的仙化意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时唐朝社会道教盛行,再加上富裕的生活和繁荣昌盛的社会使得人们追寻心灵深处中对于生命短暂的忧郁。因此,许多笃信道教的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会描写他们近乎幻觉式的想象。据刘中文先生考证,在现存的唐人诗词中,以“桃花源”为题的作品达21题24首之多,包融的《武陵桃源送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载酒何人过子云,传呼鸡犬亦惊奔。
门无车马苔侵径,坐近池台竹覆尊。
好月邀人留晚照,疾雷催雨过前村。
独醒楚子真多事,共醉愚溪百尺浑。
吾师慧福悟来深,卐字从胸众所钦。趺坐俄成水月观,翻经忽动海潮音。
塔因听法名多宝,田为酬恩字布金。功德总高何所冀,翛然一钵下丛林。
谁识云中李谪仙,诗如文锦酒如川。十亩良园君有趣,一廛薄土我无缘。
旧恨常来春梦里,新吟不到客愁边。明朝分手天涯去,他日相逢又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