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云交态纷如雨,谁念山中看白云。归到西斋正风雨,一尊灯火漫论文。
猜你喜欢
十年忝作青云侣,气谊如公落落然。昨夜看花出城去,同歌伐木醉春筵。
桑梓为龙荒,犬豕入席澳。啸吟伤西姥,挐手连山谷。
血泪溅模糊,老弱经沟渎。师旅加饥馑,奚道可使足。
擢封久不具,土龙赤平陆。焦衣见行旅,悬磬皆比屋。
粒米日复稀,珠玉载斗斛。里社断火光,垄突无烟煜。
木石且为粮,藜蒿诚良疏。同俦不相顾,呼吸何所属。
八口苦未已,官吏催科速。官吏朝登堂,入暮卖牛犊。
牛犊不足偿,妻孥远行鬻。灾厉岂图生,出逢打草谷。
髑髅集饿乌,千山弱鬼哭。频年江海血,流作苍生粥。
种田农力微,况乃遭兵镞。嗟怨塞天地,不闻天雨粟。
感此一粒恩,报以穰穰祝。笑我拙儒生,何时堪鼓腹。
悬以一丝躯,请待秋风熟。
赁(lìn)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zhì)燋(zhuó)。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当初租赁房舍,哪想到竟有牡丹满院,一开花便绚丽无比,莫非是妖精变现!
紫花丰腴,光泽均匀细腻,红花鲜艳,羞退靓女胭脂面。
但愿和风惠顾,让牡丹姣颜久驻,只担心烈日无情,把它烤成焦烂。
可惜花期已过,收起凋零花瓣,且待烧出香气缭绕的轻烟和火焰。
参考资料:
1、蓝保卿.中国历代牡丹诗词选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18-19
2、郭绍林.隋唐历史文化续编·唐五代牡丹诗词译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394
赁宅:租赁他人的宅院。饶:丰富。又犹娇,“娆”的本字,佳美的意思。
腻:润滑有光泽。退红:粉红色。
炙燋:晒干。燋,同“灼”,火烧。
零落:凋谢飘落。收取:收拾集起。
牡丹、娇贵富丽,红妆异香,有天香国色、倾国倾城之称。或写花,衬以美人,或写人,衬以娇花;或者人花合写,彼此交融,李白的《清平调》就是一篇杰作,而“春风拂槛露华浓”似乎成了绝唱。总之,这都表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对美的追求。王建此诗,正可谓此尽其致。
首联“”租赁别人的房宅,本来也是随遇而安,无所好挑剔的,可没想到竟有那么丰饶的牡舟花。一个“得”字,正好表现出他那种喜出望外的得意神情。恰因为得自意外,所以初开之时,便唯恐它是妖了。美人之所以让入心旋不守,神魂颠倒,完全在于她的妖冶妩媚;牡丹含苞初绽,鲜艳欲滴,其荡人心魄,决不下于美人之妖态,只这一句就把社丹写活了。
颔联承“妖”写来。‘“粉光”、“肉色”俱是美人动人之处,粉光丽质,滑若凝脂、肉色性感,柔若无骨,这恰是美人的妖态,也同样是花的妖态。“深紫”、“退红”均属壮丹艳冶之色,而这又正好使作者联想起美人的“粉光”和“肉色”来。用“腻”和“娇”二字,直把花作人写,人、物浑然一体,确实表达出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青春美色的克星是无情的岁月,而娇花名卉的厄运却正是风吹日晒,风吹就会落掉,日炙以致枯焦。怜香惜玉,多情善感的诗人,于赁宅得以名花的为患难之交,定不肯失之交臂,于是他千祈祷,万忧愁:“且愿风留著,唯愁日炙燋。”
这里既可见出诗人追求美是何等的执着、也可明白牡丹是多么的富丽可爱,以致让诗人倾倒如是。然而自屈原香草美人以比君子,托物讽喻便成为中国抒情诗的一大传统,所以个中不仅有香花的摇落之悲,还有美人的迟暮之叹,更有诗人身处乱世的命运之感。
花儿被吹落,被炙燋了,可她那一缕芳心,仍然楚楚可怜,只有香如故。这位“零落”的诗人,拾起了“零落”的花蕊,回到屋里把它当香烧了。也不知是花的香气陪伴着他,还是他陪伴着香气,直是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全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扮清,景中寓情,情里含景,以人写花,以花写人,花、妖、作者三位一体,句句写花,而又无一处不在写人,堪称大手笔。尤其末联,自怜自爱,自伤身世,是花,是妖,也是诗人。形象感人,咀嚼无尽。
蜂蝶纷纷过短墙,千枝万蕊占年芳。仙花自与凡花别,流出武陵春水香。
竹坡因笑苦贪闲,静坐营中不下山。未识老夫心事在,吴门无地掩重关。
春入园林新雨过。次第芳菲,惹起情无那。蜀锦青红初剪破。枝头点点胭脂颗。
柳带随风金袅娜。隐映余霞,灿灿红云堕。高烛夜寒光照坐。只愁沈醉谁扶我。
禹功疏凿过忧勤,海内山川自此分。元气浑沦通地脉,孤光迢递贯天文。
母金伏砾秋逾盛,阴火藏渊夜不焚。多少鱼龙争变化,总归西北会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