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说剑楼船上,霜华照辘轳。将军长揖重,处士少微孤。
日杳青油幕,风酣白玉壶。谁同霍骠骑,横槊赋三都。
猜你喜欢
唧唧寄居篱下,凄凄栖向庭陬。新凉一味逼人遒。
正值虫吟时候。
祗为儿童好斗,不妨分别搜求。今年非是往年秋。
问尔因何仍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lán)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衰草一作:芳)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在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相思阑干,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轻问一声:“良人呵,你在何处?”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衰草,蔓延着良人必经的道路。
参考资料:
1、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71-75.
“寂寞”二句:此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的隐括和新变。
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首先词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惜春”两句,不复直言其愁,却“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响。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
下片写凭阑远望。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这里词人“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衬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深重,无法排解。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祇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
这首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
厌居棠树远京师,新自飞章白玉墀。
许郡虎符依口得,凉州龙节逐身移。
离声银字调家乐,行李金函锁御诗。
想到即徵归密地,碧波亭上不多时。
澹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
招隐曾攀桂树柯,病馀诗兴总消磨。还谁载笔趋金马,挟侣锄云种木鹅。
虚负雅怀千日醉,转怜衰季一身多。兵争郡国无宁役,日暮愁听劳者歌。
秋天晴日菊还香,独坐书斋思已长。无奈风光易流转,强须倾酒一杯觞。
朝渡二阳水,夜上九仙山。四月流清影,远照穆陵关。
月明几圆缺,游子何时还。悠悠千里思,临风起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