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画帘初下据胡床,静境知无簿领忙。琴酒已逢嵇叔夜,功名休羡杜当阳。
夹城风递寒更急,满座霄澄列宿光。不是栽花能烂漫,门前笼烛讵成行。
猜你喜欢
旷野有芳芷,近江无早莺。
春诗定多少,旬日又清明。
树暗怜杨柳,花开认橘橙。
相寻每乖阻,梦里亦愁生。
竹篱茅舍处,此是陆家村。
惟有鹤看屋,更无人到门。
古琴长挂壁,春酒自盈樽。
似隐还非隐,幽居亦寓言。
盆泓浅浅映幽丛,绿发翛翛堕镜中。潇洒凭谁供拂掠,澹烟微雨及清风。
建水千峰外,春城送独归。雨花飘别酒,津柳拂行衣。
剑浦孤帆远,闽天一雁飞。到家应几日,书信莫令稀。
山色重拈出,秋云似削平。可怜松下路,月黑不堪行。
客心愁日暮,徙(xǐ)倚(yǐ)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双凫(fú)出浪飞。
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作客他乡,愁思满腹,虽归心似箭,然归期难卜,唯有在江边目断归舟,留连徘徊而已。
时已黄昏,烟霭四起,在山间弥漫,将树色吞没。黄昏的江面,放眼四顾,没有比那翻光倒影、绚烂多彩的晚霞,更引人注意了。
江面独鹤凌空飞过,成对的野鸭还在浪花中嬉戏。
傍晚凉意侵袭,我仍站在岸边不想离去,千里之外的故乡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徙倚:徘徊。
凫:野鸭。
兹:现在。无衣:没有衣着。
首句“客心愁日暮”,起调平稳,而包笼颇大。诗人作客他乡,愁思满腹,虽归心似箭,然归期难卜,唯有在江边目断归舟,留连徘徊而已。时已黄昏,烟霭四起,在山间弥漫,将树色吞没。面对如此景象,使人不能不产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的慨叹。是以“客心”一句,实使“山烟”一句不呼自来,所谓因情生景是也。但是,诗人眼前虽不得归,归期却未必无望,所以他的内心,也不尽是悲凉。“山烟”一句色调太暗沉,于是“江水映霞晖”,诗意又振起。黄昏的江面,放眼四顾,没有比那翻光倒影、绚烂多彩的晚霞,更引人注意了。这晚霞一及江面,一江流动着的,便似乎不是水,而是万匹锦绣。这一句色调明丽鲜亮,正是诗人心中希望的象征。“独鹤”二句的两两相对,机杼又与上二句相同。独鹤凌空,形单影只,则使人生一身飘泊之悲;双凫出浪,相亲相近,则使人生夫妇相聚、举家团圆的向往。不过,这二句与上二句对比手法虽同,但笔致一阔大、一灵动,其趣亦不相同,而分别可喜可玩。诗最后以离乡千里,天寒无衣,凄然作结,回应到首句,则全诗成一浑然整体矣。
这首诗,写景流丽,言情婉转,不作艳词丽句,能以本色见佳。尤其是其中间四句,对仗精切,音调谐婉,缀句连篇,宛如唐律,是全诗最胜之处。即此一斑,亦可知老杜“苦学阴何”之语,实非虚谈,若何逊之诗,真有可学之处。
我爱白乐天,千载共称贤。
行年七十五,奄忽遂溘先。
我爱范忠宣,一代名德全。
年龄甫至此,亦复成弃捐。
二公虽已逝,四海至今传。
顾我百无事,幸及二公年。
今夏疾疢作,已分归黄泉。
偶然得无事,固荷天见怜。
但我有一语,恰欲与天言。
有生则有死,如行者言旋。
我是久行客,亦自应息肩。
念人处一世,动为世网缠。
开口罕欢笑,触绪多忧煎。
纵使至百岁,终困尘俗缘。
不如早瞑目,庶以全吾天。
是非与宠辱,总不到我前。
一心亦安静,却得返自然。
况我办归计,久已止新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