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安为客久,乡里倍情亲。况复怜台掾,曾知重抚臣。
咏松时有待,移禄愿方伸。莫喻归宁喜,乌纱沐宠新。
猜你喜欢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fán)吾。
北来的粮船未到,近来米贵如珍珠,半月不知饱和醉,这肚子好萧条好清苦。
好在明天是祭灶日,难得这年末岁尾,东家宰鸡,烤肉,备酒,定会饷我祭肉醉一回。
参考资料:
1、陈祥耀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59-460
2、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277
3、韩林元.历代名人谪琼诗选注.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20-21
祀灶:祭灶神,古代五祀之一。
膰:古代祭祀用的烤肉。这里“膰”当动词“馈”,进食于人。
这首诗写诗人和儋州人民的深厚感情。起句写北方船只不到,儋州米价贵了起来,有“米珠薪桂”之慨。儋州当时耕种落后,产米很少,苏轼《和陶劝农六首》小序说:“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杭稻,不足于食。”所以“北船不到”,米价高涨是必然的。次句写在上述情况下,诗人半月不得醉饱,这也是实况,参看他在儋州的其他诗作可知。后二句写第二天是东邻祭灶之日,他们和诗人感情极好,会以祭品相饷。膰,本义为祭肉,这里作动词用,指送祭灶品,即送“只鸡斗酒”。“只鸡斗酒”,语出曹操《祭桥玄文》,切合祭品,用典精当。上二句写诗人自己的窘况,也写儋州的环境;后二句写诗人对邻人的信赖,从一件具体小事侧面反映他和儋州人民感情的深厚。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以直截之笔写真率之怀。它直写诗人的渴酒思肉,直写对邻人送酒肉的期待,毫不掩饰,毫不做作,正如纪昀所评的“真得好”。诗写求酒肉,又写得这样真而不鄙。是否不鄙,就要看其“全人”,有待于“知人论世”了。
种得门阑五福全。常珍初喜庆华筵。王环醉拍春衫舞,今见康强九九年。神爽朗,骨清坚。壶天日月旧因缘。从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
绕屋桑麻接稻塍,夜斋灯火读书声。老翁睡熟东窗里,梦在斜川曳杖行。
草庐梦醒旧南阳,万事灰心笑一场。
齿漱石泉消酒渴,手挼草药染衣香。
菊花夜白因添月,柿叶秋红不是霜。
大鸦今时无问字,天风时到响琴床。
江上高楼花欲然,南邻酒伴西邻眠。
夕阳未下逢君好,还有一百青铜钱。
剪剪西风院落深,夜凉是处有蛩音。秦人不解金笼戏,一任篱根彻晓吟。
世事终成梦,生涯欲半过。白云心已矣,沧海意如何。
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春风骑马醉,江月钓鱼歌。
散帙看虫蠹,开门见雀罗。远山终日在,芳草傍人多。
吏体庄生傲,方言楚俗讹。屈平君莫吊,肠断洞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