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残腊无多岁欲更,寒云漠漠拥柴荆。百年能得几时好,两月全无旬日晴。
身似风前蓬半朽,眼如花外雾丛生。远游姑待春前后,且办烟蓑近郭行。
猜你喜欢
穷居无远念,暇日亲庖厨。泽国富滋味,春江出嘉鱼。
鬻市有悬羔,撷园得嘉蔬。虽无五鼎烹,荐俎颇有馀。
导和资一杯,径使愁肺苏。条味以实气,聊以彊吾躯。
圣贤戒求饱,丰德任形臞。彼皆勤励智,我独懒求愚。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yàn)。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qióng)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独自上层高楼,极目远望,青山在远方若隐若现。望到夕阳要坠落的时候,还是看不见鸿雁飞来传音信。
独自走下高楼楼下的蟋蟀发出凄怨之声。待到明月高悬时,仍然愁思肠断。
参考资料:
1、温庭筠.婉约词插图本增订版:凤凰出版社,2012.12:205页
2、琢言主编.《唐诗宋词元曲》: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0:第279页
斜阳欲尽:直望到残阳余晖即将完全消失的时候。西飞雁:从西边飞回的大雁。
蛩:蟋蟀。柔肠:女子的情怀。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人以时间作为线索,引出登楼少妇心情的变化。
上片写少妇白天上楼盼望。独自上层楼,极目远眺,盼望着夫婿的身影,但茫茫天地间,唯见远山一片。就这样一直望到夕阳西下,还是不见那人的影子.甚至连一点音讯也没有。起首便用“独自”强调女主人公形单影只,未登楼,已见愁。女主人公对外界的其他景物都视而不见,一心寻找的正是那可以传递音信的“西飞雁”。
下片写少妇空望一整天后失落地走下层楼。下了高楼,庭院寂寂,唯有蛩声如泣.此处以将少妇的哀怨融人景物中,蛩声如怨是因为少妇内心寂寞,内心幽怨。下片首句“独自下层楼”与上片首句“独自上层楼”呼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登楼前定有满心期待,而登楼后却只余下满腹愁怨。
这首词以情见长,写出了主人公由盼望逐渐变为失望,再变为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
华山宫殿白云封,不见当年打睡翁。
贪看终南山色好,不知红日下前峰。
习静生憎损病心,晚凉门外独横琴。呼童细剔溪头树,为爱青青云际岑。
绕廊吟罢杨花句,欲觅杨花树已空。
日暮街头春雪散,杜鹃无力泣东风。
仙郎久别听征鸿,两地登高怅望同。河岳愁云连赵北,海天佳气满吴中。
老来避世家难定,乱后悲秋赋转工。篱畔黄花应自惜,一枝留取傲霜风。
黄绢家声映古今,随和发彩惊词林。高楼宴坐清商晚,独向此花垂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