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底事听诗听不清,此翁耳壳欠分明。
拟携谢朓惊人句,来向青天颂数声。
猜你喜欢
五花马,雪踠骄春赤云胯。前年来从冀北野,蹄不惊尘汗流赭。
将军见马筋骨奇,不惜千金买得之。持缰使马或徐疾,马不能言意自知。
骑向边城频出战,背长鞍花肩着箭。敌兵四合突重围,救出将军走如电。
将军归向马拜谢,汝龙驹,脱吾害。刍如山,豆满仓,牧人守饲寒夜长。
帐下英贤筹画妙,曾劝将军勿轻躁。智谋仁勇胜万人,破敌擒王献宗庙。
将军早依如此语,免致冒险几成虏。感恩在马不在贤,但恐忠良气消沮。
养马能利将军身,养贤均利天下民。若能养贤如养马,偃武脩文治道新。
潭(tán)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zī)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tān)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当黄昏的余晖笼罩着潭州,信步登上官舍的空楼。眼前的景色触动情怀,古今多少事齐集眼下,涌上心头。
高高的九嶷山上有故君的墓丘,滋润竹色的泪痕记录着心中的哀愁。屈原在楚歌中展现着美丑,他为兰花的芳心易改痛心疾首。
当年陶侃的战舰摧枯拉朽,如今荒弃的沙滩只有雨声依旧。贾谊的破庙年久失修,呜呜的风声诉说着其中的缘由。
我在故园久久地等候,看不见应约前来的老友。准备了潭州特产松醪名酒,谁与我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参考资料:
1、宋金鼎著.李商隐诗今译:海燕出版社,2012.08:第122页
潭州:唐代为湖南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无端:没来由地。
湘泪: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哭舜,泪滴竹上,遂生斑点,所以称湘妃竹。楚歌:指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等。
陶公:指东晋陶侃,其墓在今湘潭。贾傅:指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贾谊庙,庙即贾谊宅。承尘:天花板。
首联“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空”字传神,诗人身居潭州官舍,暮色中独登空楼,远眺之中,古今多少事一起涌上心头。“今古无端入望中”,已暗示明为吊古,实为伤今。陆昆曾谓“言之所及在古,心之所伤在今,故曰今古无端”,颇能道出诗人用意及构思特点。
颔联“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浅深与重迭,为反义连用词与同义连用词相对,竹色与兰丛,草木名相对。望“竹色”而怀“湘泪”,借二妃事而哭武宗;见“兰丛”而怀“楚歌”,借屈原事而刺宣宗、白敏中。所谓“怨兰丛”,就是怨排斥异己,贬逐会昌有功旧臣的白敏中、令狐绚辈。
颈联“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上句借陶侃暗寓会昌有功之将帅之遭冷遇,下句则以贾谊长沙事暗寓会昌有功文臣之遭贬斥。李德裕的功高陶侃,规划同于贾谊,却被罢斥,引起诗人无限感慨。
尾联“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联与首联照应,进一步表现自己的孤寂的情怀,慨叹世无知音,无人了解自己的心意,抒发自己身世凄凉的怨愤。
这首诗用典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如陶公句,借当年陶侃之战功显赫,以暗讽当今之摒弃贤能。贾傅句,借贾谊祠中之蛛网尘封,风雨侵凌景象,而寓人才埋没之感,又切合潭州之地,典中情景,与诗人当时之情景,融成一体。
一官疏懒合丘樊,远近书生多在门。白璧新知徒有识,青云旧侣半无存。
地通湖海三吴脉,天造文章万古源。遥忆花桥春事过,苔阶鸟雀共寒暄。
宿冻迷车辙,晨霜缟瓦沟。
路长休小驿,风劲透重裘。
贸贸残躯健,芒芒去日遒。
亲交喜握手,随处小迟留。
朔雪清初霁,风生翠柏阴。
星辰寒殿近,灯火夜堂深。
坐爱温炉密,欢从浊酒斟。
何当老吾里,杖屦日相寻。
客舍张灯浮大白,禁钟和漏隔华清。
青青河边草。
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
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
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
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
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
书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
下有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