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草完明治维新史,吟到中华以外天。
王母环来夸盛典,《吾妻镜》在访遗编。若图岁岁西湖集,四壁花容百散仙。
猜你喜欢
远泛银河附使舟,眼看沧海正横流。欲行六国连衡策,来作三山汗漫游。
唐宋以前原旧好,弟兄之政况同仇。如何瓯脱区区地,竟有违言为小球。
占此江山亦足豪,凌虚楼阁五云高。人饶春气花多媚,山入波流地尚牢。
六代风流馀蜡屐,百家磨炼惜名刀。廿年多少沧桑感,尽日凭栏首重搔。
海水南旋连粤峤,斗星北望指京华。但烦青鸟常通讯,贪住蓬莱忘忆家。
一日得闲便山水,十分难别是樱花。白银宫阙吾曾至,归与乡人信口夸。
沧溟此去浩无垠,回首江城意更亲。昔日同舟多敌国,而今四海总比邻。
更行二万三千里,等是东西南北人。独有兴亚一腔血,为君户户染红轮。
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
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阿娘心悸夜不眠,起来顾女如雉悬。
肉寒气绝强求艾,引息微微吹碧烟。
夺鬼为人假天手,天亦怜渠能过厚。
怕教此义世无知,不使其人世无有。
夫妻未媾本何私,分在名存白日知。
何如死向白日下,千载分明心不欺。
今载聊因阿娘活,枯木暂回根已拨。
将心化石立郎茔,表是郎妻刻妾名。
又名:赋得清如玉壶冰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qǐ)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qì)月馀。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玉壶有什么作用,偏许素冰放在里边。
让冰不在日下融化,还同照绮彩窗户。
透明得中间能看清,从外看怀疑是虚无的。
冰气像庭中霜累积,光胜过台阶边的光亮。
早晨照凌飞鹊镜,晚上映射聚萤书。
如果与您比起来,清心还不如您呢。
参考资料:
1、彭国忠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8-9
2、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7
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试题。何用:为什么。素冰:洁白的冰。
销丹日:指冰在赤日下融化。绮疏:窗户上雕刻的花纹,也指刻有花纹的窗户。
言:料,知。砌:台阶的边沿。
飞鹊镜:古镜的一种,传说可以照见妻子之心。宵:夜晚。
夫君:以称友朋,此指玉壶冰。
此诗所写为试律诗中一主要题材,即状物之作。“玉壶冰”最早的出处应是鲍照的《代白头吟》,诗中有“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分明是气节风骨之象征。后来,玉壶冰便成为了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每每为诗人所吟咏。十九岁的王维参加京兆府试,便以“清如玉壶冰”为题写下了一首名篇。
全诗从不同角度对玉壶之冰作了描摹。首联一破“玉壶”,一破“素冰”,且以设问形式,使诗意更显生动。次联承写玉壶,方法巧妙,上下两句虽未点出“玉壶”二字,但却用素冰免于被赤日所融的命运反衬出玉壶之功用。三联上句紧承二联下句之“照”字,点出素冰之“明”。下句写素冰之“净”,亦紧扣诗题之“清”字。四联上句之“气”字紧承三联之“虚”字而来,描摹玉壶中围绕着素冰的冰雾,此亦衬写素冰。四联下句写素冰之光与台阶边沿之光相比更胜之有余,形容素冰之光亮。五联又紧承上联之“光”字而来,连用两个典故,衬写素冰之亮,其冰光压过可以照见妻子之心的飞鹊镜,如同像车胤聚萤那样用以照书,“玉壶冰”胜于妻、友,真如知己。此联还从早、晚两个对比的时间段来写,可见素冰之光亮昼夜不变。末联用拟人手法写素冰之“清”,显示作者对素冰清高坚贞气节的倾慕。末联之生发,意境深远。
在这首诗中,诗人寄情的玉壶冰,俨然已成为“世间真情”的意象,是诗人对早已令人绝望的世间真情的急切呼唤。此诗堪称试律诗中的佳作,从诗中可体会出两种意味。
其一,王维以玉壶盛冰作比,玉和冰,一个高贵,一个纯洁,两者相融,便构成了千古难出其右的高洁品质。王维铺陈多多、比赋连连,而到了结句处,忽然话锋一转,“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一下子从状物而及于写人,从冰之性情转入人之品格。旨在用冰壶自励,推崇磊落澄澈的品格。
其二,在王昌龄之前之后,唐代诗人都有用玉壶冰表示友情的。骆宾王在跟朋友李峤分别之际,作了《别李峤得胜字》一诗,诗的末二句为“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同样此诗中“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取玉壶与冰两者品性相似,比喻两人情投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