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家居易画以诗时,峰峦屼
猜你喜欢
行子下骖去易迷,故乡回首在天涯。
春心南陌风光远,晓梦西楼月影迟。
沈客带宽无奈瘦,阮生车断不胜悲。
花狂蝶乱家园晚,何事东归竟未期。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qiǎn)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lù),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wǎng)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三年间我的梦魂时时飞向吴中故园路。我送只传信的黄犬,随你返回故土。若到松江呼唤小舟摆渡,切莫惊吓了鸥鸟白鹭。吴中四桥的河湾渡口,当年都是我常游的去处。
我曾像王维描绘《辋川图》那样,细细品味吴中暮春景物,也常常吟诵王右丞的诗句。定个还乡的归期天公已应许,身上春衫还是小蛮的细针密线,曾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
本站。
黄耳:狗名。这里用此典表示希望常通音信。
《辋川图》:唐王维于蓝田清凉寺壁上曾画《辋川图》。小蛮:歌妓名。这里指苏轼侍妾朝云。
这是首送人之作,作于公元1092年(元祐七年)。此词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用“黄犬”这一典故,表达出盼伯固回吴后及时来信。“呼小渡”数句细节传神,虚中寓实,给对方一种“伴你同行”的亲切感。下阕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就伯固之“归”,抒说自己之“归计”。
在众多的送别词中,苏轼的这首《青玉案》可谓别具一格。一方面作者为送客而作,一方面自己还客居他乡,是为“客”中送客之作。整首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羡慕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作个归期天定许”一句,奇境别开,明知不可归而犹言“天定许”,思归之情,倍见殷切。“小蛮针线”则显出宦游天涯之可衰,情真意切,其意境绝非柳永“针线闲拈伴伊坐”(《定风波》)之类小儿女语所可比拟。“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归期天定许”写苏轼迫切思归与亲人爱侣团聚,特借白居易所宠爱的善舞妓人小蛮,喻指其爱妾朝云,朝云亲手缝制的春衫“曾湿西湖雨”,为“天注定”做一注脚:天公有情,为朝云之相思而洒泪雨,淋湿词人春衫,岂非“天定许”吗?全词写词人思念朝云,写法婉曲,含蓄深沉。
凤帘舞带花铺绣。水沉暖、祥烟迷书。凤街灯照蕊珠筵,韵双琯、钧声已奏。绮罗人劝千秋寿。吉祥满、十分芳酒。愿人间、嘉庆一千年,共南极、东华长久。
寂寂袁安舍,柴门雀可罗。青毡无旧物,黄竹有新歌。
罢饮瓢仍弃,供吟笔旋呵。殷勤埽荒径,尚忆子猷过。
大面山前秋笛清,细腰宫畔暮滩平。
吴樯楚柁动归思,陇月巴云空复情。
万里风尘旧朝士,百年铅椠老书生。
水村渔市从今始,安用区区海内名。
诏书发廪周饥荒,使君减价粜黄粱。奉行上意固已良,小人用心胡不臧。
㪷米大半杂以糠,横索民钱名贴量。怨语嗷嗷盈道傍,我惭寸禄偷太仓。
见之不言咎谁当,言之人指为轻狂,作诗聊语同舍郎。
大禹之功及天地,庙有梅梁何足异。奈何过用铁索缠,太祝为之欲徼利。
每言变化失其所,去作老龙治风雨。一声霹雳震岩扉,千尺蜿蜒辞殿户。
七月熇苗沾块土,忧杀村中老农父。买羊沽酒祭梅梁,祭罢祠官传好语。
吁嗟老农无尔愚,大禹有神焉可诬!汝曹淫祀欲求福,此物为妖当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