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丹汉本作删丹,删字分明映日残。渠水穿城潴近市,边墙负郭碱为滩。
清泉㶁㶁喧堤柳,古县峨峨屋兰。惊喜沙州都督字,神钟光怪出雷坛。
风高大斗暮云愁。战骨隋宫未首邱。地控紫台连朔漠,河从黑水导西流。
围场猎罢先挏马,下泽车来并驾牛。未到授衣寒已到,雪深踰尺稞无收。
猜你喜欢
诘曲阑干面翠微,葱笼窗户溢清晖。雨侵斜日明边过,云望山前缺处归。
多病过春犹止酒,薄寒向晚却添衣。宦名不负沧波愿,羞见陂田白鸟飞。
龙生龙,凤生凤,
老鼠养儿缘屋栋。达磨大师不会禅,
历魏游梁乾打开。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chéng)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
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参考资料:
1、乔万民.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53-54
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35
3、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307
清溪:清澈的溪水。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澄鲜:明净、清新的样子。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清。
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前两句借水中的倒影写景。这两句诗实际上化用了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的意境。因为清溪不可能流过碧山头,所流过的只能是碧山头在水中的倒影。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就不能在秋夜中欣赏水之清,山之碧,水之澄鲜了。
“”后两句即景抒怀。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实写照。
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
一步一弥勒,一句一释迦。
逢人虽不杀,袖里有青蛇。
是翠岩则二,非翠岩则别。
弥勒下生时,亦作如是说。
苍然郭东山,百丈萦青碧。石门忽中断,窈窕开仙宅。
遥窥日月深,却转烟雾隔。中天屹楼居,星斗挂几席。
芳岩眩绮绣,丛巘围苍壁。山鬼不避人,惊猿啸窥客。
披榛上孤亭,奇观壮心魄。穷崖倚天悬,瀑水半空射。
高流横杂佩,直下垂疋帛。分作四山喧,散为千顷泽。
初冬天未寒,晨曦映岚赫。重来意弥眷,独往任所适。
信美惬心期,胡为老行役。终然脱尘网,高举凌风翮。
长康家贫无一椽,十载藏身万人海。袖中示我新画本,中有先人敝庐在。
九龙峰高翠入云,名园草木酣青春。参军爱客主坛坫,二泉觞咏如龙津。
拥书不殊南面王,洗耳甘作繇东邻。眼看铜驼卧荆棘,小园兰成空怆神。
百年劫火红羊换,竹瘦杉枯碝甃断。遗老犹传颜阖家,行人谁识陈陶观。
吾家遂园傍玉峰,禊饱远续兰亭踪。主斯会者尚书公,鸿胪作图写貌工。
图中一一须眉雄。吁嗟乎!卫公平泉成白地,世阀空绳隤敱裔。
尚闻铅泪泻金仙,何况区区故侯第。读君《甘州曲》,令我心烦忧。
名山君自垂千秋,鱼袋绯衣安用求,百不及君一事优。
鸱夷傥逐五湖去,我已松门营菟裘。
老镜风霜饱,离觞岁月悠。
曲多传郢水,诗亦到苏州。
拽转撩天鼻,抽将闹市头。
投林毋用急,时至会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