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茉莉白可摘,崖州殊不然。鸭江来细雨,蕉叶漏诸天。
蜀客绮相对,石家珠可怜。谁曾簪雪鬓,传到素馨田。
猜你喜欢
一片清闲福,山间结小庐。
此身为隐计,有地学农锄。
午饮煎溪茗,朝羹摘野蔬。
无人知姓字,可以避徵书。
万松郁蟠天为黑,上有虬螭护名刻。行人交说大唐年,仰视碑文身手侧。
毡椎下拜施拓工,往往震撼鸣雷风。或登或降戒勿语,明神呵斥居巃嵷。
西陲佳拓璠玙同,好事携过崤函东。贞观欧虞伟书体,结构虽异姿仍雄。
突厥高昌拜且舞,照耀天山矜武功。姓名磊磊将剥落,审视方能辨官爵。
上公陈国居第一,唐之班郑侯君集。文皇几不食熊蹯,青史堪追超与吉。
此碑峨峨高插云,建者左屯卫将军。姜氏行本刊其勋,万钧薛氏亦大将,监门中郎尤纷纷。
野火不焚石不破,千载中原足流播。夷言翻作科舍图,壮气封罢狼居胥。
九成宫本夸上上,台池避暑真区区。老弃毛锥守边塞,片幅摩挲终日对。
谁云赑屃险难攀,在我茫茫幅
天上双星又一般。一年只博一宵欢。人生莫怨多离别,修到神仙会面难。
北阙(què)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xiá)荒。
汉酺(p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朝廷的大人们在教颂盛世的太平安康,我一个罪囚却被放逐到遥远荒僻的地方。
闻道朝廷大赦赐酺,奏钧天乐章,多想得到那东风,把这消息吹到夜郎。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53-954
2、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54-256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为大臣等候朝见的地方。此代指朝廷。圣人:指皇帝。太康:太平安康。南冠君子:此指被郑人俘虏并献到晋国的楚国伶人钟仪。遐荒:远方荒僻之地。
汉酺:汉时之酺,此以汉代唐。钧天乐:天庭仙乐。这里用以指朝廷赐酺时所奏的乐曲。
这首诗开头以钟仪自况。钟仪被俘为囚,仍然戴南冠,操南音,眷念楚国;李白也是如此,既关心国运,又眷念唐朝,而且他又在南方被拘囚流放,处境与钟仪相近。李白在浔阳狱中写的《万愤词投魏郎中》有句云:南冠君子,呼天而啼“,也是以钟仪自比,可以彼此参照。唐朝国势好转,大赦赐酺,固然使人欢欣鼓舞;但诗人却要远窜遐荒,命运乖舛。“北阙”二句使用了整齐的对偶,一边写朝廷歌舞升平,一边写自己垂老投荒,真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可见诗人的情绪是非常凄凉和悲伤的。
前二句是写事实,后二句则写希望。李白希望钧天乐这样美妙的乐曲,随着风势远吹到夜郎,使他能够听到。实际上,他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到美妙的音乐,而是渴望大赦的恩泽,自己也能受到沾溉,得以免除远窜遐荒的处分。对于远方暂时不能接触到的事物,李白在诗篇中往往幻想凭借风力来达到目标。比如当他怀念远贬龙标的王昌龄时,就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流夜郎闻酺不预》末二句与之相似,只是他不是要自己的思想感情吹向远方,而是要朝廷的恩泽吹到自己身上来。这些都表现出他善于驰骋想象以表达自己激荡感情的特色。
粉翅舞风轻,双飞趁晚晴。联翩花日暖,来往柳烟清。
穿径寻香絮,过墙逐落英。庄生千载梦,惊醒世间情。
逢丘深静养疏慵,角枕斜欹数过鸿。
万事不关思想内,一心长在咏歌中。
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
共说圣君偏注意,朝昏须作黑头公。
两袖飘飘恍欲仙,半醒半醉酒明船。太虚一室都无碍,皎月凉风石上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