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婆娑吴越问前朝,来往空江送落潮。
佳句全从僧舍得,雄心半向酒家消。
寒山到处客双屐,野艇无人挂一瓢。
不为西风伤岁暮,乱云归去卧金焦。
猜你喜欢
关雎久盈耳,魏阙亦游心。不废江湖乐,亲调钟磬音。
九重初击拊,千代正哇淫。器在人亡矣,哀哉泪满襟。
寂寂故乡路,心知尚有人。
那知今是客,犹忆昔时邻。
树暝烟催夕,花寒雨殢春。
青山独无恙,宛对别来身。
石是人非世所传,宜阳城郭古山川。
和光瓦砾曾无累,委质泥沙积有年。
地僻久为神物护,时来方遇使君贤。
介然作镇东湖上,德政何当向此镌。
却暑惟默坐,蝉噪意转烦。风声得所助,倦耳生波澜。
抑扬益可喜,众籁不能喧。五更谁来听,梦断初忘言。
睡起疏篱点物华,四三童冠几黄花。浴沂此日秋光里,不属曾家属廖家。
柳侯所为邦,十步一遗迹。
苍官列前墀,相对俨如客。
邦人言此松,曾及侍侯侧。
风号四百年,雪立二千尺。
江城閒草木,诗卷多采摘。
柑非往日黄,柳是近时碧。
同生不同死,乃见老气格。
尚想哦其间,清声出金石。
龙鳞未脱落,熊轼几换易。
临民有馀师,视此古遗直。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pín)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yì)此出深泽。
山涧里溪水顺畅地向东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
苹藻这些水草在水边默默地生长,十分茂盛,随着微波轻轻荡漾。
采集它们可以用作宗庙祭祀,可以进献给尊贵的宾客。
难道没有菜园中的冬葵这种珍贵的蔬菜可以用来进献吗?这是因为苹藻来自幽远的水泽,更加美好、可贵。
参考资料:
1、邵阳市第一中学网.赠从弟·其一
从(旧读zòng)弟:堂弟。泛泛:水流貌。磷磷:形容石头色彩鲜明。
蘋藻: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华叶:花与叶。
羞:通“馐”。嘉客:佳客,贵宾。
懿:美好。
这首诗,咏的是“苹藻”。苹藻生于幽涧,“托身于清波”,历来被视为洁物,用于祭、享。此诗咏苹藻,开笔先叙其托身之处的非同凡俗:“”“泛泛”叙涧水畅流之状,“磷磷”写水中见石之貌。读者眼前,顿时出现了一派幽凉、清澈的涧流。然后才是苹藻的“出场”:“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在幽涧清流之上,苹藻出落得花叶缤纷,随着微波轻轻荡漾,显得何其清逸、美好!“采之荐宗庙,可以羞(进)嘉客。”这就是人们用作祭享、进献贵宾的佳品呵!这两句写苹藻的美好风姿,用的是映衬笔法。读者可以感觉到,其间正有一股喜悦、赞美之情在汩汩流淌。接着,诗人忽然拄笔而问:“岂无园中葵?”意谓:难道园中的冬葵就不能用吗?回答是深切的赞叹:“懿(美)此出深泽!”但苹藻来自深远的水泽,是更可贵、更能令人赞美的。这两句,用的又是先抑后扬的笔法:前句举“百菜之主”园葵之珍以压苹藻,是为抑;后句赞苹藻之洁更胜园葵,是为扬。于问答、抑扬之中,愈加显得苹藻生于幽泽而高洁脱俗的可贵。以此收束全诗,令人读来余韵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