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明艳今时第一流,新承恩宠石家楼。舞腰径寸朝朝减,啼泪双行夜夜愁。
猜你喜欢
闻君春卧懒窥园,余亦经时隔款存。忽倩花神贻锦字,侣传清笑到芳尊。
宾朋未改枝头赏,蜂蝶犹迷折后魂。自是昌州香色并,无劳仙谱杂兰荪。
牌栖粮。
维万箱。
皇情畅。
景命昌。
病来十日不饮酒,起对中秋良可人。
银汉迢迢清未了,金波潋潋净无尘。
艳歌未暇成三叠,美酝何妨釂十分。
记得昔年当此景,厌厌夜饮在成均。
兰桡侵晚荡,桂影逐人来。舟似珠盘转,溪如镜匣开。
映波霜欲立,浮濑雪为堆。还视涵虚阁,依稀逼玉台。
旧苑莺花久巳残,细腰广袖忆朱阑。城边远水多秋气,台上雄风作夏寒。
二广干戈愁复问,三闾词赋妒相看。今逢圣世藏弓地,不数长安有露盘。
不成悲泣不成歌,破砚还如墨盾磨。拌以馀生供漫兴,欲将秃笔扫群魔。
途穷日暮聊为尔,发短心长可奈何?赋罢无衣方卒哭,百篇号踊未云多。
疏雨洗天清,枕簟(diàn)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疏雨过后,天空明净如洗,枕席生凉,肃杀秋风吹动梧桐叶,声似报秋,自己千里飘零,亦如同这风中桐叶。
一梦醒来,古台城上,月色已逐渐暗淡,江潮涨得水与岸平。惟愿再追寻昔日新亭的慷慨之声,如今不惟其人不在,其宅亦不可见,惟见烟草青青。
参考资料:
1、萧东海编著,宋代吉安名家诗词文选,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12,第336-337页
2、薛玉坤,鞠婷,何抗著.《古小词精华》: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01:第161页
3、宋词鉴赏,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2,第744页
枕簟:枕头和竹席。客身:流落之身。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梦里不知身是客。”
台城:东晋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便须:即便。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王谢宅:指东晋王、谢士族的宅邸。烟草:被烟岚笼罩着的草色。
这首词寓含有怀古感今的浓浓深情,语言极为明快,堪称邓剡现存的词中的一篇佳作。
词的上片,“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桐落叶,既是报秋,又勾起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给全词的气氛作了烘托,深含怀古的幽幽情感。“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叶随风飘,说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对邦国沦亡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
词的下片,“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无限哀思难以排解。邓剡把它带到梦乡,醒来却发觉古台城上梦凄凉。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但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梦醒之后,只能去“便须携酒访新亭”。王导在当年的新亭会上,还主张“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但词人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虏,宋王朝已彻底亡矣。“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邓剡对世事无常、朝代兴亡的感慨,因为真实的遭遇而显得格外深沉,结句移情入景,寓激于婉,凄苦的亡国之音,袅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