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方得石石如台,下界泉从石窦来。欲向中间斜作磴,磴边松树任僧栽。
猜你喜欢
久旱惊看此地泉,涓涓未便到山田。野人不作为霖梦,为语邻僧莫浪传。
山人爱泉泉出山,泠泠声在白云间。有情无情不须问,泉与山人心共閒。
瘗卷碑边泉水生,一泓环绕似多情。文章本是乾坤秀,光上星辰润下行。
水根山脚最荒凉,子隐颓祠足感伤。廊庑倾颠春草绿,门庭寂静野花香。
闻之自可成酸鼻,见此如何不断肠。追想旧踪徒怅望,淡烟浅露忽斜阳。
幽并开巨镇,封置自尧年。雄气平吞海,危峰欲柱天。
雪凝流冷翠,岚重带晴烟。未遂登临愿,停骖吊昔贤。
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
湾头正堪(kān)泊(bó),淮里足风波。
黄昏时候,我询问划船人,前面还有多少路程?
船夫说:“河湾处正好停船,淮河里浪高风紧。”
本站。
向夕:傍晚,黄昏。向:接近。几多:多少。
泊:停泊。淮:淮河。
诗人到处漂泊,等走到一个渡头前,虽然问的是前面的路程,当更深处是在问自己:我的前途在何方,我将要去哪里呢?一种惆怅之情油然而生。问前程,既问自己,也是问国家、民族,既表达了诗人漂泊后的寂寞和黯然之情,也表现了对所在世道的忧虑和愤懑之情。
“”看到江里了浪花的激荡,想起心里,内心的激动也久久不能平静。而淮河里面的波澜,诗人表达了一种欲降服,欲感化的壮志豪情。不过词词句句中多少充斥着忧伤的情怀,悲观的心绪。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与《宿建德江》作于同时,为孟浩然漫游吴越时的作品。诗用问答的形式写行旅之情,显得旅情无主意,全靠船夫。第二句为全诗中心,表现了盼望快点到目的地的急切心情。但淮河风浪却很大,只好在河湾处暂作停泊,颇有吴越尚远,日暮途穷之感。“复”“足”,虽是平常之语,却是诗中之眼。
雨势仍可畏,天心竟若何。未应妨稼穑,只欲喜蛟鼍。
野色归长夜,檐声决大河。无钱买小艇,肠断鞠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