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风回首故乡情,何日为园学邵平。
已办孤帆冲夕浪,可堪万壑更秋声。
折腰为米追时辈,当面输心愧老成。
饮罢归来未能寝,微吟拥鼻数寒更。
猜你喜欢
吏舍跼(jú)终年,出郊旷清曙(shǔ)。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dàn)吾虑。
依丛适自憩(qì),缘涧(jiàn)还复去。
微雨霭(ǎi)芳原,春鸠(jiū)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jù)。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shù)。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苍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
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宁静的大地到处是春鸠鸣啼。
本爱长处清幽屡次不得如愿,只因公务缠身行迹十分匆促。
终有一日罢官归隐在此结庐,羡慕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
参考资料:
1、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41-42
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83-185
3、沙灵娜何年.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44-46
跼:拘束。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澹吾虑:澹,澄净。虑,思绪。
依丛适自憩:丛,树林。憩,休息。缘涧还复去:缘,沿着。涧,山沟。还复去,徘徊往来。
霭:迷蒙貌。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意谓自己颇爱这地方的幽静,想住下来,却又几次终止,就因公事在身,形迹上还是显得很匆忙。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意谓终当辞官在此筑室,平生敬慕陶潜的愿望,到这时就可以接近了。慕陶,指归隐。直,或作真,就。庶,庶几,差不多。
韦应物晚年对陶渊明极为向往,不但作诗“效陶体”,而且生活上也“慕陶”“等陶”。这首诗歌就是韦应物羡慕陶渊明生活和诗歌创作的证明。
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次写春日郊游,快乐无限。再写归隐不遂,越发慕陶。韦应物不想在局促的官署里度日,清晨来到了清旷的郊外。但见春风吹拂柳条,青山能荡涤自己的俗虑,又有微雨芳原、春鸠鸣野,于是心中为之清爽。走倦了歇歇,歇完了再沿溪边散漫行走。但毕竟他是个做官的人,心中时时要冒出公务之念,因此想以后能摆脱官职,结庐此地,过像渊明一样的田园生活。
这首诗写春天山野之景很清新,显示出诗人写景的才能。但韦应物不是陶渊明,陶渊明“复得返自然”后能躬耕田里,兴来作诗歌田园风景,农村景象处处可入诗中,处处写得自然生动。韦应物则是公余赏景,是想以清旷之景涤荡尘累,对自然之美体味得没有陶渊明那样深刻细致。陶渊明之诗自然舒卷,而韦应物则不免锤炼,如此诗中的“蔼”字。但平心而论,韦应物写景,在唐朝还是能卓然自成一家的。
这首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人世哲,经验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前盟曾记十年中,共向淇东作钓翁。三径主人今蒋诩,五噫高士汉梁鸿。
陶情寄兴樽留月,问柳寻花杖曳风。莫把苍颜容易失,要将清致古人同。
东晋风流继令名,家传真本换鹅经。
廉勤自得官中趣,贫节亲书座右铭。
民感庥仁忘赴壑,子明诗礼为趋庭。
疾风谁料摧梁木,猿鹤悲鸣不忍听。
練衣蒲屦小纶巾,四壁清风一榻尘。
谁谓先生贫到骨,百金新聘竹夫人。
友人泛舟衡阳,遇风,舟濒覆。船上儿甫十龄,曳舟入港
,风引舟退,连曳儿仆,儿啼号不释缆,卒曳入港,儿两
掌骨见焉。
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
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
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
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
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
皈近溪桥东复东,蓼花迎路舞西风。
草深一鸟忽飞起,侬不觉他他觉侬。
梅花斓斑春渐芳,山弄晴色溪生光。
筍担自随信老步,一步一伫春意长。
路逢邻叟笑谓我,须鬓皓矣脚尚强。
及今行乐刻当岁,莫学痴人无知死亦忙。
味哉此语举手谢,乘兴迤逦入宝坊。
住山老子拍手喜,翠微摇曳白鸟翔。
本来未有十日别,已似故知久别遇他乡。
坐我以蒲团叠膝之榻,薰我以柏鼎醒心之香。
饱我以银丝之饼长菜之馔,瀹我以石花之水申椒之汤。
世方慕羡黄粱枕,谁顾萧飒芙蓉裳。
独如羊枣昌歜嗜,要与古柏寒松苍。
可但三宿桑下生恩爱,已是十年方外通肝肠。
畴昔尽随电光一抹过,方来能有日晷几寸量。
划然长啸出门去,弟遵吾前子扶傍。
慈云信美非吾□,归与归与仰面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