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哉易画包牺生,鸟迹科斗相继永。
六体中间亦湮昧,次仲楷到钟王精。
献捷之表最近古,庄正如持干戚舞。
黄庭字字能通神,强弓千挽筋力均。
宝书遥遥名不朽,正法欧虞远能守。
后生不作诸老亡,睹君笔法得仙手。
况君变格睨逸少,秋霁凭高森晚照。
须知伯英到极工,中存楷则方入妙。
我初不识君,见君石上文。
从今便着青眼视,王谢庭前佳子弟。
才能素所喜,喜极为君歌。
君今弱冠不可那,更后十年当君何。
猜你喜欢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
在古代诗歌中很有一部分是“登高望远”之作,要么站在楼上,要么站在山上。或是因为站在高处,凭栏临风,衣襟摆动,发际飘摇,眼目所到之处,皆是宽阔宏大视野,此情此景此境最容易激发人的豪情气概。这豪情气概充塞胸间,若不抒发出来,定觉难受。会做诗的便将之化成诗句,会唱歌便将之化作歌声,既不会做诗也不会唱歌的,也定要对着远处哦哦啊啊吼叫几声,才觉痛快。
白居易站在庾楼之上,策动他内心的不是汹涌的豪情,而是悠远的乡情。
独凭朱栏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首二句写明了时间、地点和景色,定下了全诗的意境。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此二句继续写景,苹风就是单纯的指风,古人认为“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所以称风为苹风。其中后一句写得很妙,指明了季节是初春,那边的苹风一吹,便将温暖的春天送到江这边来了。
子城阴处尤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想是庾楼坐落在一座城市边(可能是江城,未作考证),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到全城景貌,包括白居易平常上班的衙门。前一句再一次揭明了季节为冬末春初,城市阴处的雪还未化尽;后一句亦再一次揭示时间是清晨,人们一天的工作还未开始,衙门口大鼓前还没有尘土飞起——说明没人在那儿活动。
末二句是点睛之笔,前面写景、写景,到结束了来这么一句感叹,戛然而止,却意蕴悠远。这望乡人中,白居易何尝不是其中一个。
君不见邺中魏帝无宫殿,千秋遗瓦磨为砚。墨客骚人空叹嗟,朱薨绮构谁曾见。
李君好古精鉴别,冬天拂拭开烟雪。虚堂叩之哀玉昔,泥沙洗出黄金屑。
广州紫石鸲鹆眼,歙山龙尾何希罕。濡藻光回星汉垂,蟠花背刻龟螭断。
共忆高台罗绮春,翠眉艳骨飞黄尘。提携故物悲年代,感慨新章泣鬼神。
君不见临漳此物难复睹,河沉岸坼求者苦。县人相传为赝古,呜呼日掘西陵土。
衰年生侄少,唯尔最关心。偶作魏舒别,聊为殷浩吟。
白波舟不定,黄叶路难寻。自此尊中物,谁当更共斟。
荒庭初得雨,幽点失凋梧。滞思舒千卷,高吟想五湖。
蛩声生翠幄,酒力借微躯。袭蹈贻文病,犹难望汉儒。
簿书虽是不离身,一宿精庐兴味真。莫道后栏花未坼,夜来霜月岂惭春。
越旬不出门,所值疑初觏。长湖迄华岳,融景递澄秀。
鼓枻聿行迈,览物每欣遘。飘飘颐帆风,逶迟敛云昼。
鸣鹤矫丰田,文鱼驶闲溜。有生孰靡适,时及异荣疚。
彼哉吾岂仇,乘运视所受。履兹良巳快,乃馀足云究。
春融绿野日迟迟,五马相从燕喜时。湿翠峰前挥玉麈,香梅影底引瑶卮。
适闻圣主询黄发,将趣文翁上赤墀。且趁好天同一醉,陶陶莫问夜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