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涯随意绿匆匆,只与牛羊践踏空。
挽着便堪供药味,谁令汝不遇神农。
猜你喜欢
十里蒙茸绕海城,绿杨莎岸半阴晴。若为独立空遥望,每到相逢便远行。
晓色暗迷临水梦,暮云低送倚楼情。青青未必经霜改,长向明妃冢上生。
满目芊(qiān)芊野渡(dù)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chāi)十二愁。
芊芊:草茂盛的样子。若个:哪个。
离馆:别墅。
金谷园:晋代富豪石崇的别墅。赵王伦派孙秀抄其家而杀之,夺其爱妾绿珠,绿珠不从,坠楼身亡。
王孙:古代贵族的别称。金钗十二:指美女。
这首诗名为咏草,而实非咏草,只是借草抒情,构思奇特,别有风味。
古代诗人多以草写别情,诉离忧,白居易的“萋萋满别情”,就是一个典型。
此诗首联出句似乎是韦应物《滁州西涧》头尾两句的合成:“独怜幽草涧边生”,“野渡无人舟自横”。面对这一境界,诗人提出不知谁懂得忘忧这个奇怪的问题,但似乎没回答,其实不用回答,就是“草”。
颔联和“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思相似,但比白居易这两句写得好,“绿水”和“斜阳”,不但更具体,而且更富鲜明的形象;“随”和“带”这两个动词也比“侵”和“接”好,更富拟人的韵味,更富动感。
颈联逆转,赋予“草”以异样的情味:金谷园中“流水无情草自春”,是否也在“可怜金谷坠楼人”?石头城下“但寒烟衰草凝绿”,是否也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里,“草”则有“国破家亡欲何之”的无穷惆怅。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逝去的人,破亡的国,却不能重生再造。
尾联结情。诗人怅望“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遥想富甲一代的石崇早已“灰飞烟灭”,绝代佳人绿珠早已“花落人亡两不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无穷感慨不由涌上心头。可再往深处想,人还不如草,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是统统都可以抛弃的。想到这,诗人的心渐渐平静了。
轿中万兀路千萦,死尽村鸡无一鸣。
落月正明知未晓,暗泉甚远只闻声。
自缘客子行来早,岂是秋天不肯明。
午热未来先下店,却将尽睡补宵征。
蜀都旌节继辉光,象服重来意独伤。许国毋辞驱远驭,怀人忍复舍中堂。
新阡岂料今同穴,异县端如在故乡。错顾飞云何处是,西山松槚已成行。
北游忽不乐,东来揽齐岱。陆尽燕赵交,水送汶泗会。
只有清济源,伏流隐支派。亦如古达人,心迹有时晦。
群山尽朝岳,敢向不敢背。峨峨灵威丈,揖我青霞外。
迓客遣片云,飞来若车盖。挥手暂相谢,冰雪迫徂岁。
游倦思小休,胜济行未艾。寄语雪中花,石上劳相待。
先王製礼经,祠为国大事。
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
斋戒升于坛,拜手首至地。
所祈动以时,生物得咸遂。
勿鼓江海涛,害我舟楫利。
旱天六七月,会有雷雨至。
慎无吹散去,坐使百穀悴。
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际。
乃可驱云烟,以喜万人意。
愿君入薰弦,上副吾皇志。
阜财复解愠,即为天下赐。
八使重古礼,作诗歌祭义。
诚欲通神明,非徒奖州吏。
贤哉推此心,良以警有位。
青苔斸破植贞坚,细碧竿排郁眼鲜。小凤凰声吹嫩叶,短蛟龙尾袅轻烟。
节环腻色端匀粉,根拔秋光暗长鞭。怪得入门肌骨冷,缀风黏月满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