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离居才几日,兰叶春风生。门外即流水,片帆东下轻。
野处寡新友,良辰多远情。思君如草色,迢递向芜城。
猜你喜欢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久别重逢后却要分离,那种苦痛是难以表达的。他联想起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著名诗句。后来以此诗谱入乐府,名《阳关曲》,为送别之歌。但作者此时连唱《阳关》的心情也没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客中送别,比王维居长安送友人西行时还更多了一层愁苦。因此,这两句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引出“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的喟叹了。
“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这无边无际的愁苦,该怎样形容呢?词人巧妙地将它融入于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出来。“寒蝉鸣”为声,“斜阳暮”为色;前者作用于听觉,后者作用于视觉。这样通过声色交互而引起读者诸种感觉的移借,派生出无穷无尽的韵味来。
纪昀评赵彦端《介庵词》说:“多婉约纤秾,不愧作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八)但此词婉约而不“纤秾”,通篇未用一纤秾词语,仅用的“阳关”一典也为一般读者所熟知;不失为一首风格淡雅而兼委曲的好词。
父母斯民寄,斯心斯民心。仁哉彼君子,天地融一襟。
得情贵勿喜,顾畏如弗任。神明次公政,所至留棠阴。
宁使民觌德,兹言良足钦。
天险豫疆尽,魂消楚塞绝。雄关闭鸟道,守不用寸铁。
崖悬压云沈,树蟠嵌壁裂。日惨未蒙云,天黄正酿雪。
不雪游子便,有雪老农悦。石齿结冰澌,马足瘏欲折。
荒坂野烧余,青烟乱起灭。使我手足僵,就之生炎热。
八月清秋飘桂香,忽有孤鹤横空翔。自北南来集予舍,从上下降迎朝阳。
童子玩狎颇驯扰,舒颈引喙如相忘。予当读易北窗下,义文周孔同一堂。
惊闻哄然整冠出,老幼诧怪争趋跄。朱颠突兀丹砂聚,白羽璀璨琼瑶光。
有时张拱舞应节,有时长鸣协宫商。伴琴掠舟差可拟,挟仙缠跨羞与方。
东坡诞感梦涉妄,卫懿乘轩陋禽荒。嗟予对之增感叹,俯首沈思几彷徨。
一举千重平生志,豪门苑囿饱昂藏。胡为伥,不自择,戢羽故傍贫家郎。
名为仙禽拙施计,颇类老朽空奔忙。鸣呼,会须一日奋飞翮,扶摇直上穹苍碧。
纳新吐故寿千百,逍遥永伴蓬莱客。鹤乎,鹤乎,应汝职。
迢迢驿路客船轻,直北关山是帝京。海岛夷人皆向化,翰林学士入论经。
云连朔漠瞻天近,秋满淮河见水清。问讯吴公应好在,夜深遥望少微星。
邺城东北望陵台,珠翠繁华去不回。
无复新妆艳红粉,空馀故垄满青苔。
翛翛一禅宫,楼台隐金碧。松关掩呗音,花龛锁云迹。
群僧礼祖馀,香灯自长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