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浮萍重叠水团圆,客绕千遭屐齿痕。
莫惊池里寻常满,一井清泉是上源。
猜你喜欢
未遂飞腾志,风尘战伐馀。漫藏三尺剑,且著十年书。
江汉还多事,乾坤未定居。晚成终大器,留眼看蟾蜍。
蕙(huì)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
植根阴崖侧,夙(sù)夜惧危颓(tuí)。
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pái)徊(huái)。
三光照八极,独不蒙(méng)余晖(huī)。
葩(pā)叶永雕瘁(cuì),凝露不暇(xiá)晞(xī)。
百卉(huì)皆含荣,己独失时姿。
比我英芳发,鶗(tí)鴂(jué)鸣已衰。
蕙草生长在大山的北面,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蕙草生长在背阳的高峰上,日夜担忧唯恐坠落下来。
冰冷的泉水浸泡着我的根,寒冷的风随时吹打着我的身躯。
日、月、星的光辉能普照大地,然后由于山崖的阻隔,蕙草只能承受到一点微弱的光线。
花和叶子一直都很枯槁,身上也一直披着露霜。
百花盛开之季,而蕙草却独独发育迟缓而显得与季节不合。
待到蕙草开花的时候,已是暮春时节,百花凋零了。
参考资料:
1、夏传才主编;张兰花,程晓菡校注.《三曹七子之外建安作家诗文合集校注(上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06:第35-36页
2、萧涤非,姚奠中,胡国瑞等著.《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03:第172页
蕙草: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俗名“佩兰”,绿叶紫花,有清香味,魏武帝(曹操)以之为香烧之,俗习以为佩带它可以除臭避疫。
阴崖:背阳的山崖。夙夜:朝夕,日夜。危:原指危险,这里是高处之意。颓:坠落。
徘徊:回旋往返,意为随风摇摆。
三光:指日、月、星的光芒。八极:八方之极远之地,极言其远。蒙:蒙受,承受。余晖:傍晚的阳光,这里指微弱的光线。
葩:花。瘁:同“悴”,憔悴,枯萎,枯槁。暇:闲暇。晞:消失,逝去。
百卉:百花。荣:花木的花。时姿:时节下的姿态。
比:等到。鶗鴂:杜鹃鸟。杜鹃鸟常常暮春时鸣叫,因而它的叫常常是花落时节的象征。
在古代的咏兰诗中,大多是赞美兰花的高洁品性的,然而该首咏兰诗与一般咏兰诗不同,它咏叙了兰花因托身非地而遭遇的不幸。
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从“蕙草生山北”至“独不蒙馀晖”为第一部分。写兰花所生长的环境。“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是总写,兰花生长山的北面,生非其地。接下来“植根”六句,是具体描写这一恶劣的环境。
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幼小的生命怎么生活。诗的后半部分就着重描述了在险恶环境中的蕙草是怎样顽强抗争的。但任凭环境再恶劣,蕙草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芳香,尽管百花都已开过,蕙草也在最后一个发出了动人心魄的芳香,即使这芳香姗姗来迟,却显示了一种精神,一种顽强的、百折不挠的精神。但是蕙草刚刚发出芬芳,却又到了百花凋谢的季节,对于花草来说,开花吐香是其一生最辉煌的时期,然后蕙草的辉煌是如此的短暂。诗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伤的情调,诗人对此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与惋惜。
诗人身处东汉末年,当时各个势力割据,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诗作也正是反映了一部分中下层文士的极端苦闷又不甘沉沦的情绪,诗中那个阴冷凄清的环境正是东汉社会黑暗的一个侧面写照。
全诗采用“比兴”的手法,“怨而不怒”的态度,并用叙事体第一人称的口气,以形象的语言把咏物与身世之慨结合的天衣无缝,表现的感情有时哀怨动人,生动形象。
久客惊魂倦,田居乞暂安。义宁忘力学,贫要奉亲欢。
枕外河声老,门前野色宽。支流狂绕砌,丛苇品当栏。
书叶招邻彦,扶筇话肺肝。吟怀难契遇,醉语动辛酸。
隐几岁时变,凭轩雷雨残。致君须有分,会此掷鱼竿。
匆匆聚散定何常,耿耿心期故未忘。草木关情人事异,云霄回首路岐长。
交游历落银河隔,制作纷纶瑞锦张。为语何时共倾倒,秋床风露已生凉。
君是石渠东观人,小邦聊见宰官身。山僧似不孤题品,众角丛中有一麟。
秋阳黯淡比寒晖,砚匣书床生事微。帘幕霜前新燕去,窗棂日隙冻蝇飞。
吹葭自候雷风动,炼石谁支天水违?跃马挥戈竟何意?相逢应笑食言肥。
龙潜大壑气蒸腾,十日曾无一日晴。峭壁奇岩千仞立,半山人在雾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