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潘才如海渺无堤,肯顾衡茅竹里扉。闲钓一溪春水绿,尚容三寸白鱼肥。
忽传铜虎天边下,共探骊珠夜半归。此去烟尘犹未静,何时马迹破苔矶。
猜你喜欢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diāo)裘(qiú)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
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参考资料:1、《悟人生品经典-诗词撷英》,青岛出版社,2010年5月1日版,第183~184页。
宝刀:吴芝瑛《记秋女侠遗事》提到,秋瑾在日本留学时曾购一宝刀。貂裘换酒:以貂皮制成的衣裘换酒喝。多用来形容名士或富贵者的风流放诞和豪爽。
勤:常常,多。珍重:珍惜重视。碧涛:血的波涛。涛:在此处意即掀起革命的风暴。
第一句以不吝惜千两黄金去购买锋利的宝刀起兴,“千金”本是珍贵的钱财器物,而诗人却毫不可惜地用来换取别人看来价值根本不足相当的东西。表现了诗人意欲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甚至不惜流血牺牲,表现出诗人的性格的豪爽。
第二句与首句呼应,诗人愿意用名贵的貂裘去换酒喝,这些贵重的东西都毫不犹豫地舍弃,诗人以一女子而作如此语,显示出诗人仗义疏财,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豪爽性格。
诗的后两句,借用周朝的忠臣苌弘鲜血化碧的典故阐明: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蛮强的热血也不能白白的流淌,应当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只有这样这辈子算是没有白活。同时抒发诗人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豪迈情感。
全诗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借对酒所感抒发革命豪情,表达了诗人决心为革命奉献一切的豪情壮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孟冬十郡(jùn)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kuàng)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tí),日夜更望官军至。
十月里西北十郡那些良家子弟,鲜血流成了陈陶斜的泽国水乡。
原野空旷苍天清远停息了战声,四万义军在同一天理慷慨阵亡。
那些胡寇归来时箭上还在滴血,仍然高唱胡歌狂饮在长安市上。
京都百姓转头往北方痛哭流涕,日夜盼望官军早来到退敌安邦。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13
2、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67-68
3、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63-264
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旷:一作“广”。清:一作“晴”。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群胡:指安史叛军。安禄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们的部下也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人。血:一作“雪”。仍唱:一作“捻箭”。都市:指长安街市。
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都人:长安的人民。回面:转过脸。“日夜”句:一作“前后官军苦如此”。官军:旧称政府的军队。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
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
彷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吟断寒檐月一枝,彩毫呵冻兴来时。折花庾岭封题后,踏雪灞桥归咏迟。
铁石心肠千载赋,古今香影一联诗。高歌谁继群贤作,独对孤芳有所思。
主林时献供,它壤昔移根。秋后收梨栗,倾奁得弄孙。
久闻英石空流涎,意欲得之无力致。
士衡东头富玲珑,染指独许尝鼎味。
明窗净几拂蛛尘,尤物定自能移人。
报惠惭无百金寿,赠公相好无时朽。
伊嵩有客欲无言,进退由来尽俟天。
好静未能忘水石,乐闲非为学神仙。
休嗟紫陌难为客,且喜清风不用钱。
枉尺直寻何必较。此心都大不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