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隆万之际朝家清,婺星德星相映明。京兆隽媪古来几,河南吴公天下平。
北堂进匕晓色动,西母戴胜秋风轻。纵无海筹祝景算,雅有彤管书峥嵘。
猜你喜欢
紫色朝临玳瑁筵,斑衣垂手画堂前。双金突兀高燕市,片玉荧煌映婺躔。
青鸟未归天外使,苍虬长逐地行仙。帘前认我东方朔,一摘蟠桃又几年。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hè),城郭人民,触(chù)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我平生因为喜爱西湖的风光美妙,所以到这里任最高地方长官(朱轮为古代贵官所乘的车),可富贵像浮云一样地过去了,不知不觉已过了二十个春天。
这次归来,就像离家千年才化鹤归来的仙人丁令威,无论是城郭、人民等等,一切都是过去所未见。有谁还能认得当年的旧主人——曾任当地长官的我啊!
参考资料:
1、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61-462
2、顾易生.宋词精华:巴蜀书社,1995:70
朱轮:古制,太守所乘之车,以朱漆涂轮。作者曾任颖州知州故以太守自比。富贵浮云: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二十春:作者由离任颖州到退休归颖,正好二十个年头。
辽东鹤:喻久别重归而叹世事变迁,或喻人去世,或指鹤。城郭人民:比喻人事沧桑。触目:目光所及。
这是《采桑子》第十首,与前九首仁要写景物、叙游赏不同,这一首主要是抒情,而且抒发的感情已不限于“西湖”它既像是颖州西湖组词的抒情总结,又蕴含着更大范围的人生感慨。
词的开头两句,就是追述往年知颍州的这段经历。这里特意将“拥朱轮”知颍州和“爱西湖”联系起来,是为了突出自己对西湖的爱早有渊源,故老而弥笃;也是为了表现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夙志。
“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突然从过去“来拥朱轮”一下子拉回到眼前。这二十来年中,他从被贬谪外郡到重新起用、历任要职(担任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高级军政、行政职务),到再度受黜,最后退居颍州,不但个人在政治上屡经升沉,而且整个政局也有很大变化,因此他不免深感功名富贵正如浮云变幻,既难长久,也不必看重了。“富贵浮云”用孔子“富贵于我如浮云”之语,这里兼含变幻不常与视同身外之物两层意思。从“来拥朱轮”到“俯仰流年二十春”,时间跨度很大,中间种种,都只用“富贵浮云”一语带过,许多难以明言也难以尽言之意尽在其中了。
“归来恰似辽东鹤。”过片点明视富贵如浮云以后的“归来”,与上片起首“来拥朱轮”恰成对照。“辽东鹤”用丁令威化鹤归来的传说,事见《搜神后记》。
“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这三句紧承上句,一气直下,尽情抒发世事沧桑之感。这里活用典故,改成“城郭人民,触目皆新”与刘禹锡贬外郡二十余年后再至长安时诗句“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用意相同,以突出世情变化,从而逼出末句“谁识当年旧主人”。欧阳修自己,是把颍州当作第二故乡的。但人事多变,包括退居颍州后“谁识当年旧主人”的情景,又不免使他产生一种怅惘与悲凉之感。
此词以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诗化语言和清疏隽朗的风格,抒写了词人二十年前知颍州及归颍州而引发的人生感慨。但这词在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中,却几乎是绝响。因为欧阳修的这首词,可以说是完全诗化了。特别是下片,运用故典。化用成语,一气蝉联,略无停顿,完全是清新朴素自然流畅的诗歌语言。这种清i疏隽朗的风格、对后来的苏词有明显影响。
虚白追陪历四春,知君学海又经神。拱年月课踪非旧,八战秋闱迹尚新。
煮茗必兼苏陆味,薰香如晤马班身。欣瞻琼宴华堂启,兰桂盈阶喜气伸。
雪光飞冷艳,霜气淡寒烟。未肯轻归寝,重看待隔年。
草屋柴门风露凉,寒瓜收蔓力锄荒。
新栽莙薘恰逢雨,欲剪芹蓝犹待霜。
牧竖归来煨芋熟,田翁相就泼醅香。
里胥偶报徵苗急,自辟閒畦早築场。
小麦青青大麦黄,涧松风急夜声长。屩穿细路春泥滑,花落清渠野水香。
岭上独留云作盖,村边多见石为梁。枫桥寺转阊门近,回首西山已夕阳。
槛外澄湖平不流,窗闲叠翠屹将浮。
烟霞五色锦屏晓,风月双清瑶镜秋。
檐卜浓香吹法席,芙蓉凉影荡仙舟。
结巢拟傍云林住,回首朝簪愧未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