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具区南浸女牛临,万顷沧波千尺深。雨霁虹桥秋滟滟,天低鼍窟昼阴阴。
吴王列宴乌栖曲,越女明妆鼓枻吟。客醉向誇湖上乐,一从金马便浮沈。
猜你喜欢
不辞杯酒醉,山水尽君操。去住他人并,行藏异代劳。
中原莽星斗,大陆骤风涛。尚有刀环色,能令汉日高。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qiǎn)惊鸿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pín)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宫腰:女子细腰。避风台:相传赵飞燕身轻不胜风,汉成帝为筑七宝避风台(见汉伶玄《赵飞燕外传》)。惊鸿: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以后泛指所亲爱或为女子所恋的男子。眉语:以眉之舒敛示意传情。伊州:曲词名,商调大曲。
作为辛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刘克庄的词一向以豪放见长。但词人也并非不会婉约,而是不欲而已。偶为婉约之词,情意款款,自然又是一首佳作。比如 这首《清平乐》,置于婉约词中,几不可辨识,以为又是哪一位多情妙手的快意所为。
南宋时期上流社会有蓄家姬的风气。这首词所描写的就是一个以歌舞佐酒的家姬。一开始一束素绢比舞姬的纤腰,抓住了作为舞姬最重要的因素。由此
开始,上半阕四句,句句使用夸张。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说夸张“可以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夸张手法在突出事物的特点方面,刻画得更有力。此外,这四句中有三处典故:“宫腰束素”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腰如束素”,原句是描写一个据宋玉自己说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女子的。“好筑避风台护取”用赵飞燕的故事,据说赵飞燕体质轻盈,汉成帝恐其飘翥,为制七宝避风台。“惊鸿飞去”用曹植《洛神赋》里写洛神的句子“翩若惊鸿”。这三个成句全是写最美的女子的,用这些典故来写舞姬,自然上半阕的真正含义,就不只是写其的体态轻盈了。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两句在继续作形态方面描绘的同时,开始着力烘托舞姬的精神风韵,上下两片之间在这里得到了自然地过渡。同时,这两句对舞女风韵正面、概括的描写,也给结尾两句作了最好的铺垫。“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萧郎,泛指为女子所爱恋的男子。《伊州》,舞曲名)两句,《词旨》推为“警句”,好在哪里?首先,“萧郎”在词中即指作者自己,亦或他人,彼此眉目传情,销魂荡魄之际,舞姬竟然舞错了《伊州》曲,其情其景,焕然生动,如在目前。其次,词的前面部分都是对舞姬的客观描写,到此作者才把自己融入其中。因为作者主观情感的融注,也就更加曼妙迷人了。
刘克庄词多写人民疾苦和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多有慷慨大江东去的气概,很少剪红刻翠之辞。因此,不少评论家以为克庄词缺少含蓄微婉的力量。这阕词写粉黛,叙歌舞,读来虽不乏明快之感,但情绪缠绵,措词轻艳,结尾处尤有无穷余意,当可代表刘克庄词风的另一个侧面。
税得隣东地一方,旋栽黄鞠等重阳。
春晨摘落青苗叶,挼作秋花气味香。
先祖留遗业,山中有敝庐。从教妻子累,肯负圣贤书。
太守知贫薄,尚书问起居。若非守清节,谁暇枉轩车。
箨叶裁冠槲叶衣,采茶亭子树成围。水中星动叉鱼过,山下镫行射虎归。
茅屋雨多苔藓活,石田土瘦药苗稀。乡园养拙成高尚,徙倚空庭看少微。
金驭成阴朽,山东自古强。限田标镇戍,积愤致抢攘。
武惠当年杰,天心霸业匡。云龙时际会,风虎日翱翔。
五十连城重,三千战士良。一朝归版籍,遗爱在耕桑。
甫定先文治,来威戒伐张。俭恭希大帛,号令肃秋霜。
气革耰锄扰,风还礼义乡。颂方歌鲁盛,人骇陨星镗。
云出青崖顶,乌瞻泰岱傍。驱车经鹊里,故宅似汾阳。
山倚祁连冢,祠荒绿野堂。门旌虚将幄,燕寝尚清香。
有客追畴昔,怀人动慨慷。王师初破汴,河朔久沦纲。
文物随云散,招徕不一亡。尽收周礼乐,重辟汉科场。
清秩铨华省,群英萃郡庠。有金皆冶器,无玉不追章。
蓄德需明主,流波及四方。星躔从落落,奎彩独煌煌。
嗣相图光绍,先猷在益彰。雪山宜久重,世业浸丕昌。
帝道开中统,皇风煽八荒。重推黄阁相,轻是尚书郎。
两署分荷橐,千官列雁行。至今称济济,所在见跄跄。
原治无多术,推贤用叵量。措材真得所,收效尽非常。
侯国能如此,朝家化更皇。阐明虽实理,勉励乏明扬。
一代徐通议,中流号巨防。试图援手助,潜有跋胡妨。
薄宦新过鲁,诸生惧面墙。泮田饶乐育,师授奈无望。
可惜弦歌地,虚成笱在梁。力扶虽切切,事迫去遑遑。
量分功名薄,伤时涕泗滂。野烟知客恨,先自柏城苍。
夙驾淡溪东,遥指搭楼路。曲涧架小桥,红英冒绿树。
社厝隐云林,笆篱深深护。堂中列图鼎,典则犹可数。
帝德浃雕题,覆育时煦妪。番黎沾化久,爱戴深且固。
童子四五人,能诵诗书句。咨询实可欣,奖劝不妨屡。
众番亦欣然,笑请轩车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