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道是诗坛万丈高,端能辨却一生劳。
阿谁不识珠将玉,若个关渠风更骚。
猜你喜欢
个个诗家各筑坛,一家横割一江山。
秪知轻薄唐将晚,更解攀翻晋以还。
四诗赠我尽新奇,万象从君听指麾。
流水落花春寂寞,小风淡日燕差池。
遮莫蟠胸书似山,更饶落笔语如泉。
阴何绝倒无人怨,却怨渠侬秘不传。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
泪眼不曾晴,眉黛(dài)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是春雨送人来,也是春雨留人住,离别的宴席上匆匆话别,又是风雨催人离去。
泪眼就不曾流干,眉头凝结着愁绪,明日相思时不要上高楼望远,楼上有几多凄风苦雨。
参考资料:
1、唐圭璋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1416-1417页
2、王筱芸选注;郝敏今译;阿张等插图.《注音注解今释插图宋词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2:496页
草草:匆忙仓促的样子。杯盘:指饮食。
晴:这里指日日流泪(雨天)从来没有停过(晴天)。眉黛:指眉,因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明日:明天。
这是一首写男女相聚又相别的词。作者巧妙地将风雨贯穿全篇,并让它起着联系人、事、情的枢纽作用。人来,是风雨送来的;人住,也是风雨留下的。来,固高兴;来而能住,更令人高兴。中藏曲折,切勿看作直笔。
前二句对风雨的感谢之情,可于言外得之。原以为风雨不停,人便不会走,可是万没想到:“草草杯柈(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杯盘”,以简驭繁,借指饮食。“草草杯盘”,既有饮食简单意,也有准备此饮食是急匆匆意。看来这是在一次特殊情况下的相聚,她很快就知道了马上还须分别。由“来”而“住”而“话别离”,都是在极短时间发生的,而这未停的风雨也从有情变为无情了。这里用了一个“催”字,暗示她心态的变化,由爱风雨而恨风雨,这是她此刻独特的感受。沈祥龙云:“小令须突然而来,悠然而去,数语曲折含蓄,有言外不尽之致”(《论词随笔》)。词看浅白直露,表现女主人的初则喜风雨(“来”),继更喜风雨(“住”),终至恨风雨(“去”),很有层次,跌宕多姿,曲折含蓄,细加寻绎,韵味无穷。
下片正面写别离。喜极生悲,事出意外,现在他真的被“催”着要走了!“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前句“泪眼”与室外大自然界的雨巧妙相联,天未放晴,雨声淅沥,犹如人的眼一直在滴泪。古人以黛描眉,故称眉为“眉黛”。喜眉俊眼,那是当人“来”还“住”的时候。如今人去,眉黛紧蹙,愁又(“还”)聚到了一起(潜台词是:犹如未来时)。古人写人的愁情,多用笔在眉黛上。如梁元帝《代旧姬有怨》:“怨黛舒还敛,啼红拭复垂。”万楚《题情人药栏》:“敛眉语芳草,何许太无情。”史达祖《双双燕·咏燕》:“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等。一结宕开一层,别出新意:“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一般常情是送行者嘱咐行人,从汉乐府以来便如此:“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远道归还难。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范云《送别》:“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谢氏《送外》:“此去唯宜早早还,休教重起望夫山”。韦庄《菩萨蛮》:“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等。今则反其道而行之:“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这是行者嘱咐送行者。“明日”意为你想我,希望你不要上楼,明天会仍有风雨,会更引起你的惦念。深一层说,“明日”指分别以后,即日后。因为你会记得我们是在风雨中相逢,风雨中杯盘饮食,又在风雨中分别的情景,“往事浮心头”,你会更难过,因此以后莫到“多风雨”的楼上。殷殷致意,一往情深。
词四处写到风雨,并以风雨起,风雨结。首尾呼应,主体的情与客体的风雨如鱼得水,融溶谐和,意境浑然,不知何者为景何者为情了。“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此词可以证之。
文武吉甫今马公,方古名将为将雄。文以附众武以戡乱随守攻,翕张呼吸生雷风。
指麾戎马如手足,千人万人心一同。此行可请二长缨,左系天骄右叛戎。
湖中暖动采香船,晴入泥痕斗草天。
红影一阑春欲透,趱开桃杏向阳边。
南天鹏海飞难尽,北极鳌峰镇不摇。
玄圃三山金作殿,青溪百仞玉为桥。
千春翠树玄霜落,九夏洪厓紫雪飘。
桃花零乱常迷路,彩凤翩翩不易招。
十年不得青鸾信,一旦还吹碧玉箫。
窗前度曲通真诀,灶下修丹悟浪烧。
飘飘翠袖空中举,白日于飞作仙侣。
骑鹤双双阆苑来,乘虬两两天台去。
缑山初月似梳明,洛水清波杂佩声。
云车并驾朝王母,霞帐联丝伴许琼。
人间沧海尘将满,天上朱桃果未成。
弱水圜州三万里,方壶绝顶九千坪。
飞去飞来烟雾里,为雨为云朝暮行。
翡翠兰苕不独栖,玉杯金案学齐眉。
岂知宝殿嫦娥怨,翻笑银河织女思。
同是神仙不同乐,掩泪年年伤寂寞。
玉指终朝虚度机,金圭往岁空餐药。
不如且斫潇湘竹,相随共奏鸾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