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柳绿蒲新小曲江,洞门岑寂闭仙幢。波心殿影遥相况,花底禽声各自双。
薄俸犹能偿酒券,老年无事守书窗。街头月色缓归去,调笑相随白玉缸。
猜你喜欢
孤峰突兀俯群山,遥望江湖碧一湾。善卷池连青草合,高僧塔共野云閒。
听经鹤去烟霞外,采药人来杳霭间。一局残棋钟磬落,招提尽掩不知还。
阊阖暧已昏,钩陈杳将暮。栖乌城上返,晚雀林中度。
屯卫时巡警,凝威肆安步。阁道趋文昌,禁兵连武库。
铜乌迎早风,金掌承朝露。罘罳分晓色,睥睨生秋雾。
维城任寄隆,空想灵均赋。伊余方病免,后园保恬素。
朔气行将尽,今来复一阳。书云存珥笔,挽日仗冠裳。
社稷千帆影,乾坤一剑芒。微臣无限恨,稽首俨天王!
京华桂玉两关心,粗得心閒病已侵。伴我一生成底事,诰鸾空印紫泥深。
涷雨尘外飞,凉飙霎然至。远岫分夕阴,轻雷阁炎气。
云端去翼灭,石罅奔流驶。境胜神亦融,无言转多思。
梁溪岁暮若为情,溪上梅花待晓晴。径雪冷埋山屐齿,檐冰夜堕石床声。
《内篇》携向松根读,如意持将竹里行。短晷何能理幽事?南窗剪烛话寒更。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gāo)初没。朱槛(jiàn)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
醉中吹坠白纶(guān)巾,溪风漾(yàng)流月。独棹(zhào)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wù)。
雨过天晴,湖水荡漾,秋高气爽,泛舟度闲,最为适宜,撑船的竹竿被湖水刚刚漫过半截。从船上的红色栏杆看湖面照出了自己的衰颜华发。
喝醉了,一阵山溪秋风吹来,把头上的白纶巾吹落到湖中,湖水荡漾、月光流波。独自划船离去,任由烟雾笼罩的湖面飘摇不稳定。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下册),中国书店,,第1049-1051页
半篙初没:谓湖水刚刚漫过半根竹杆的深浅。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棍。朱槛:船上的红色栏杆。鉴:镜子。这里指寒冷的湖水。
白纶巾:古时一种白色头巾,用青丝绦带制成。漾:水面动荡,摇漾。棹:划船的长桨。飘兀:飘摇不稳定。
上片先从游兴大发写起:“湖上雨晴时,秋天半篙初没。”雨过天晴,泛舟度闲,而当撑船的竹竿被湖水刚刚漫过半截的当儿,词人不禁把目光投向了平静如镜的湖面。然而,本拟忘掉个人得失的他,却骤然有一股忧思涌上心头:“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词人身体尚健壮,遇到高兴事儿时,常常忘记了自己的年龄,然而“日过当午”的心理阴影却时在脑海中闪动,一旦景物触发,会立刻强烈涌现。此时此地的词人,在游兴正浓的当口,从游船的朱红栏杆往水下俯看,发现了平静如镜的湖面映照出了自己的衰颜华发,不禁一阵悲凉从心底升起。
下片则极力表现词人萧疏冲淡,纯任自然的心境和情感。“醉中吹堕白纶巾,溪风漾流月。”在湖水荡漾、月光流波的恬适环境中,词人喝醉了,但不小心,一阵山溪秋风吹来,把头上的白纶巾吹落到湖中去了。写景如画,即景即情,景情合一,铺排自如。但是,昔日的京都翰林,今日外任幽独,其愁其苦,没有人能够知晓或领悟。于是,末二句推出了“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的委婉心曲。表面旷达,一任浮生,而实际上,在“烟波飘兀”的感受中却涌动着忧思时事,感叹衰老无成的悲哀心绪。词人在溪风拂面、月光如水中深夜归舟,勾勒出了他彷徨孤独无所适从的自画像,给人以委抒心曲、意蕴流动的艺术感受,令人低回徘徊不已。
总起来说,此词以白描写意手法铺排全篇,表面平静疏淡,而内里起伏沸腾。在恬淡中含有忧思,在旷达中寓有执着,表现了词品与人品的统一,真善美的合谐与完整。